黃連解毒湯
書 籍:湯頭歌訣
分 類:ㄏ、瀉火之劑
名 稱:黃連解毒湯
別 名:太倉公火劑
出 處:外台秘要
組 成:黃連、黃芩、黃柏、梔子
歌 訣:黃連解毒湯四味,黃柏黃芩梔子備,躁狂大熱嘔不眠,吐衄斑黃均可使。若云三黃石膏湯,再加麻黃及淡豉,此為傷寒溫毒盛,三焦表裏相兼治。梔子金花加大黃,潤腸瀉熱真堪倚。
辯 證:大熱煩擾,口燥咽乾。舌紅苔黃。脈數有力。疔瘡紅腫熱痛。
功 效:瀉火解毒。治一切火熱,表裏俱盛,狂躁煩心,口燥咽乾,大熱乾嘔,錯語不眠,吐血衄血,熱甚發斑(1)。(1)毒即火邪也。邪入於陽則狂,心為熱所擾則煩,躁則煩之甚也。口燥咽乾,火盛津枯也。乾嘔,熱毒上逆也。錯語,熱昏其神也。不眠,陰未得復也。傷寒吐衄血者,當汗不汗,蘊熱逼血上行也。發斑,熱毒入胃也。崔尚書曰:胃有燥糞,令人錯語,邪熱盛亦令人錯語,若秘而錯語者,宜承氣湯,通而錯語者,宜黃連解毒湯
對 證:三焦火熱證。狂躁心煩、口燥咽乾、大熱乾嘔、錯語不眠、吐血衄血、熱甚發斑、或外科癰腫疔毒、小便黃赤,舌紅苔黃、脈數有力。
方 意:此手足陽明手少陽藥也。三焦積熱,邪火妄行,故用黃芩瀉肺火於上焦,黃連瀉脾火於中焦,黃蘗瀉腎火於下焦,梔子通瀉三焦之火,從膀胱出,蓋陽盛則陰衰,火盛則水衰,故用大苦大寒之藥,抑陽而扶陰,瀉其亢甚之火,而救其欲絕之水也。然非實熱不可輕投。
加減方:熱毒熾盛諸出血證:加生地、牡丹皮、側柏葉。疔瘡腫毒甚者:加銀花、連翹、蒲公英。瘀熱發黃者:加茵陳、大黃。大便乾燥:加大黃、芒硝。惡寒,有表證者:加石膏、淡豆豉、麻黃。發熱、口渴喜飲:加石膏、知母。泌尿系感染:加車前、豬苓、六一散、或合豬苓湯。
主 治:本方為大苦大寒之劑,易化燥傷陰,故不宜多服,久服。
現代用法:泌尿系感染、肝炎、腎炎、乳腺炎、胃腸炎、膽囊炎、腦膜炎、膿瘻病、肺炎、敗血症、闌尾炎、燒燙傷、癰、瘡、疔、癤、諸出血皮膚炎、濕疹、酒查皮鼻、諸熱性疾病。
趣味記憶法:—
編 號:156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