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己黃耆湯

書 籍:醫方集解

分 類:ㄈ、利濕之劑

名 稱:防己黃耆湯

別 名:

出 處:傷寒卒病論

組 成:防己 1兩、黃耆 1兩、白朮 7.5錢、炙甘草 5錢、生薑、大棗

歌 訣:

辯 證:風濕風水。汗出惡風。身重虛腫。小便不利。脈浮。

功 效:益氣健脾,祛風利水。

對 證:風濕、風水。證見汗出惡風,身重浮腫,小便不利,舌淡苔白,脈浮。

方 意:此足太陽太陰藥也。防己大辛苦寒,通行十二經,開竅瀉溼,為治風腫水腫之主藥,黃耆生用達表,治風注膚痛,溫分肉實腠理,白朮健脾燥溼,與黃耆並能止汗為臣,防己性險而捷,故用某草甘平以緩之,又能補土制水為佐,薑棗辛甘發散,調和榮衛為使也。

加減方:腹痛加芍藥。喘加麻黃。有寒加細辛,氣上衝加桂枝。熱腫加黃芩。寒多掣痛加薑、桂。溼盛加茯苓蒼朮。氣滿堅痛加陳皮、枳殼、蘇葉。氣喘:加麻黃、射干。腹滿:加陳皮、枳殼。浮腫甚者:加茯苓、豬苓、蒼朮。陽虛:加附子、乾薑。腹痛:加芍藥。氣上衝者:加桂枝。慢性風濕:加香附、秦艽、川芎、當歸。慢性腎炎或心臟性水腫:可合五苓散。

主 治:本方適用於氣虛水腫之證,若水腫屬實者,不宜使用。

現代用法:風濕性關節炎、肥胖症、慢性腎炎、腎病綜合症、肝硬化症、肋膜腔積水、肺水腫、陰囊水腫、全身浮腫、多汗症、蕁麻疹、狐臭、月經不調、脂肪心、心臟性水腫。

趣味記憶法:

編 號:307

印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