藿香正氣散

書 籍:湯頭歌訣

分 類:ㄏ、和解之劑

名 稱:藿香正氣散

別 名:

出 處:太平惠民和劑局方

組 成:藿香、紫蘇、白芷、大腹皮、茯苓、白朮、半夏、陳皮、厚朴、桔梗、甘草、生薑、大棗

歌 訣:藿香正氣腹皮蘇,甘桔陳苓朮朴具,夏麴白芷加薑棗,風寒暑濕併能除。

辯 證:夏月時感或四時感冒、風寒束表、濕滯脾胃。寒熱頭痛、腹痛吐瀉。舌苔白膩。

功 效:解表化濕、理氣和中。

對 證:外感風寒內傷飲食濕滯證。發熱惡寒、頭痛、胸膈滿悶,脘腹疼痛、噁心嘔吐、腸鳴腹瀉,舌苔白膩、脈浮滑。

方 意:本方是以二陳湯為基礎,再加入疏解外邪及調理脾胃之品而組成的,適用於外感風寒,內傷飲食濕滯之證常用方劑,對於四季感冒,尤其夏季感寒傷濕,脾胃失和者最為適宜。方中用藿香為君,以辛散風寒,又能芳香化濁,且兼升清降濁,善治霍亂;臣以蘇葉、白芷辛香發散助藿香外解風寒,兼可芳香化濁;半夏、陳皮燥濕和胃,降逆止嘔;白朮、茯苓健脾運濕,和中止瀉;厚朴、腹皮行氣化濕,暢中除滿;并佐以桔梗宣肺利膈,既利于解表,又益于化濕;生薑、大棗、甘草調和脾胃,且和藥性共為使。諸藥相合,使風寒外散,濕濁內化,清升濁降,氣機通暢,諸症皆除。

加減方:表邪偏重:加香薷。裡濕偏盛:加薏苡仁、澤瀉、厚朴、蒼朮。食滯納呆:加山查、神麴、萊菔子。無汗惡風:加防風、荊芥、麻黃。咽痛:加銀花、連翹。腹痛:加芍藥。腹痛瀉痢:加蒼朮、黃連。寒甚:加附子、乾薑。口渴下痢,小便不利:合五苓散。

主 治:本方藥多辛香溫燥,陰虧血虛者慎用。

現代用法:本方健胃,鎮吐,緩解胃腸平滑肌痙攣,調整胃腸功能,抗菌,抑制流感病毒,解熱,利尿,祛痰。用於胃腸型感冒、急性胃腸炎、中暑、嘔吐、急慢性腎炎、霍亂吐瀉、不服水土、小兒食傷。

趣味記憶法:

編 號:59

印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