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苓湯

書 籍:常用方劑

分 類:ㄨ、祛濕之劑

名 稱:胃苓湯

別 名:

出 處:朱丹溪心法

組 成:蒼朮、厚朴、陳皮、白朮、茯苓、澤瀉、豬苓、甘草、肉桂、生薑、大棗

歌 訣:

辯 證:腹痛泄瀉(水瀉)。尿少。苔白膩厚。脈浮滑或濡緩。

功 效:燥濕健脾、化氣利水、理氣導滯。

對 證:中暑傷濕、停飲挾食、腹痛泄瀉、小便不利、舌苔白膩而厚、脈浮滑或濡緩。

方 意:本方係平胃散與五苓散之合方故名。方中平胃散,燥濕健脾,消食導滯;五苓散利水祛濕止瀉。二方相合,適用更廣,脾胃調和,飲食不積,則諸病悉癒。

加減方:暑濕泄瀉:加藿香、佩蘭、木瓜。濕濁挾熱:加黃連、滑石、香薷。寒濕內盛肢冷:加附子、乾薑。內有積滯:合調胃承氣湯。外感風寒:加芍藥、柴胡。泄瀉腹痛:加香附、砂仁。

主 治:

現代用法:急性腸胃炎、腹瀉、病毒性腸炎、霍亂、痢疾、腎炎、卵巢囊腫、幽門梗阻、肝硬化腹水、中暑、不服水土、中濕、腹中冷痛。

趣味記憶法:

編 號:516

印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