歸脾湯
書 籍:湯頭歌訣
分 類:ㄍ、理血之劑
名 稱:歸脾湯
別 名:無
出 處:濟生方
組 成:黃耆、龍眼、人參、白朮、酸棗仁、當歸、遠志、甘草、木香、茯苓、生薑、大棗
歌 訣:歸脾湯用朮參耆,歸草茯神遠志隨,酸棗木香龍眼肉,煎加薑棗益心脾,怔忡健忘俱可卻,腸風崩漏總能醫。
辯 證:心悸怔忡、失眠健忘。食少倦怠面色萎黃。舌淡苔白。脈細弱。
功 效:補益氣血、健脾養心。
對 證:心脾氣血兩虛證。心悸怔忡健忘失眠、盜汗虛熱,食少体倦、面色萎黃,舌淡、苔白薄,脈細緩。脾不統血證。便血、皮下紫癜,婦女崩漏,月經超前,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或帶下。
方 意:本方是健脾與養心并重的方劑,也是益氣補血的方劑。心主血,脾統血,勞傷心脾,脾虛血少,則心失所養而益虛,因而出現心神不寧,驚悸,失眠,健忘,體倦等症;脾虛氣弱,不能統血,則產生崩漏下血。方中參、朮、苓、草健脾益氣,輔黃耆以增強益氣之效;當歸、棗仁、圓肉、遠志、補血養心安神;木香理氣醒脾,使補而不滯;生薑開胃進食,大棗補脾和胃,益氣調營,並能益血止血,養心安神。生薑得大棗,可緩和其刺激之性,大棗得生薑,可防止氣壅致脹之偏,薑棗相配,能增進食慾,幫助消化,從而有利於以上藥物的吸收和作用的發揮。綜合本方的作用,雖屬氣血雙補、心脾同治,但其目的主要在于治療血虛。故為上述諸症的常用方劑。
加減方:發熱:加柴胡、梔子。補血止血:加熟地、阿膠。驚悸不眠:加夜交藤、柏子仁、龍骨、牡犡。崩漏不止:加黑地榆、阿膠。咳嗽:加紫菀、桔梗。心臟衰弱:加五味子、麥冬。咳血:加大小薊、藕節、仙鶴草。子宮出血:加阿膠、艾葉、白芍。再生障礙性貧血:加補骨脂、枸杞、鹿茸。
主 治:兼有內熱的出血證或失眠證,慎用或禁用本方。
現代用法:本方強心,增強免疫力,增強造血功能,增強消化吸收能力,止血。主要用於:神經衰弱、再生障礙性貧血、血小板減少性紫癜、功能性子宮出血。用於心悸、消化道出血、功能性子宮出血、貧血及再生障礙性貧血、血小板減少性紫癜、神經衰弱、心臟病、更年期綜合症、原因不明出血、月經不調、帶下崩漏、白血病、遺精、陽萎。
趣味記憶法:—
編 號:92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