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君子湯
書 籍:湯頭歌訣
分 類:ㄙ、補益之劑
名 稱:四君子湯
別 名:無
出 處:太平惠民和劑局方
組 成:人參 2錢、白朮 2錢、茯苓 2錢、甘草 1錢
歌 訣:中和義,參朮茯苓甘草比。
辯 證:面色蒼白。食少納呆。倦怠無力。舌淡苔白。脈虛弱。
功 效:甘溫益氣、健脾養胃。
對 證:治脾胃氣虛,心腹脹滿,面色蒼白,語弱聲低,四肢無力,納呆,脈虛無力,舌淡苔白。
方 意:氣味中和,故名君子。益以夏陳半夏、陳皮名六君子湯,祛痰補氣陽虛餌。(二陳除痰,四君補氣,脾弱陽虛宜之。)除卻半夏名異功(散,錢氏。)或加香砂胃寒使。加木香、砂仁,行氣溫中。本方為補氣,健脾的基礎方劑,很多健脾或補氣的方劑,都是從本方衍化而來的。方中人參甘溫補氣,健脾養胃為君;白朮甘溫補脾益氣,燥濕健脾為輔;茯苓滲淡健脾,能使參,朮、草補而不滯為佐;炙甘草益氣補脾調和諸藥,四藥合用益氣健脾,既是益氣的代表方,又是健脾的基礎方劑。
加減方:脾胃虛弱脘脹:加陳皮名異功散。脾虛多痰:加陳皮,半夏名六君子湯。脾虛多痰兼氣滯:加陳皮、半夏、木香、砂仁名香砂六君子湯。脾虛潮熱:加柴胡、芍藥。驚悸不得眠:加酸棗仁。半身不遂:加竹瀝,薑汁。脾虛肌熱:加木香、藿香、葛根。脾胃氣虛甚者:加黃耆、山藥。氣虛便秘:加當歸、麻子仁。便溏腹瀉:加薏苡仁、通草。寒甚合理中湯。久病氣虛致低熱症:加桂枝、附子。
主 治:無
現代用法:本方增強消化吸收功能,提高機體免疫力。用於慢性胃腸炎、胃下垂、胃弛緩、胃十二指腸潰瘍、胃腸功能減退、手足痿弱、半身不遂、糖尿病、夜尿、遺尿等。
趣味記憶法:—
編 號:6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