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棗湯
書 籍:醫方集解
分 類:ㄕ、攻裏之劑
名 稱:十棗湯
別 名:無
出 處:傷寒卒病論
組 成:芫花、甘遂、大戟 等分、大棗 10枚
歌 訣:無
辯 證:以咳唾胸脅引痛,或水腫腹脹,二便不利,脈沉弦為辨證要點。
功 效:攻逐水飲。
對 證:(1)懸飲或支飲,停于胸脅,咳唾胸脅引痛,心下痞鞕,乾嘔短氣,頭痛目眩,或胸背掣痛不得息,舌苔滑,脈沉弦。(2)水腫,一身悉腫,尤以身半以下為重,腹脹,喘滿,二便不利,屬實證者。
方 意:此足太陽藥也。芫花大戟,性辛苦以逐水飲,甘遂苦寒,能直達水氣所結之處,以攻決為用,三藥過峻,故用大棗之甘以緩之,益土所以勝水,使邪從二便而出也。十棗湯,小青龍湯,主水氣乾嘔,桂枝湯,主太陽汗出乾嘔,薑附湯,主少陰下利乾嘔,吳茱萸湯,主厥陰吐涎沫嘔乾。
加減方:無
主 治:本方作用峻猛,只可暫用,不宜久服。若精神胃納俱好,而水飲未盡去者,可再投本方;若瀉後精神疲乏,食慾減退,則宜暫停攻逐;若患者體虛邪實,又非攻不可者,可用本方與健脾補益劑交替使用,或先攻後補,或先補後攻。使用本方應注意四點:一是三藥為散,大棗煎湯送服;二是于清晨空腹服用,從小量開始,以免量大下多傷正,若服後下少,次日加量;三是服藥得快利後,宜食糜粥以保養脾胃;四是年老體弱者慎用,孕婦忌服。
現代用法:增強對胸膜炎症的修復、對滲出液的重吸收。主要用於滲出性胸膜炎(胸腔積液)、肝硬化合併腹水。
趣味記憶法:—
編 號:250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