磁石(Cí Shí)

分 類 :ㄘ、金石水土部

歸 經 :鹹,寒。歸肝、心、腎經。

主 治 :鎮驚安神,平肝潛陽,聰耳明目,納氣平喘。

禁 忌 :脾胃虛弱者慎服。

注 意 :主驚悸失眠,耳鳴耳聾,視物昏花,腎虛氣喘。補腎益精,除煩祛熱。入丸散宜先煅淬或醋煮水飛去砂,主用於虛火上擾所致耳鳴目暗、驚悸不寧。常與朱砂、神曲同用為『磁朱丸』,補腎安神之聖品。孕婦及兒童慎用重鎮類藥。火煅醋淬後打碎先煎。

備 註 :重,補腎辛鹹。色黑屬水,能引肺金之氣入腎。補腎益精,除煩祛熱,通耳明目(耳為腎竅,腎水足,則目明)。治羸弱周痺,骨節痠痛(腎主骨),驚癇(重鎮怯)腫核(鹹軟堅),誤吞針鐵(末服),止金瘡血(《十劑》曰︰重可去怯,磁石、鐵粉之屬是也。《經疏》云︰石藥皆有毒,獨磁石沖和,無悍猛之氣。又能補腎益精,然體重漬酒優於丸散。時珍曰︰一士病目漸生翳,珍以羌活勝濕東加減,而以磁朱丸佐之,兩月而愈。蓋磁石入腎,鎮養真陰,使神水不外移;硃砂入心,鎮養心血,使邪火不上侵;佐以神曲,消化滯氣,溫養脾胃生發之氣,乃道家黃婆媒合嬰之理。方見孫真人《千金方》,但云明目,而未發出用藥微義也。黃婆,脾也;女,心也;嬰兒,腎也)。色黑,能吸鐵者真。火醋淬,碾末,水飛,或醋煮三日夜用。柴胡為使。殺鐵消金。惡牡丹。

印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