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花蛇(Bái Huā Shé)
分 類 :ㄅ、麟介魚蟲部
歸 經 :甘、鹹,溫。有毒。入肝、脾經。
主 治 :祛風通絡,透疹止癢,搜風定搐,舒筋活絡。
禁 忌 :血虛陰虛、內熱者慎用;服用期間忌見風;孕婦禁用;頭尾有毒,使用須去前三寸。
注 意 :蛇體善行且多蛻,如風之變化,具極強祛風之力。白花蛇尤能內走臟腑、外達肌膚。須辨中風虛證與風濕實證之別,不可誤用。入藥以蘄州產者為正品,龍頭虎口、黑質白花、腹有念珠斑、尾有佛指甲者為上。酒浸三日後去皮骨方可用,淨肉約四兩。
備 註 :宣,祛風濕甘鹹而溫。蛇善行數蛻,如風之善行數變,花蛇又食石南(食石南藤花、葉。石南辛苦,治風),故能內走臟腑,外徹皮膚,透骨搜風,截驚定搐。治風濕癱瘓,大風疥癩(《開寶本草》云︰治中風口眼喎斜,半身不遂。《經疏》云︰前症定緣陰虛、血少、內熱而發,與得之風濕者殊。料白花蛇非所宜也,宜辨。凡服蛇酒藥,切忌見風)。出蘄州。龍頭虎口,黑質白花,脅有二十四方勝紋,腹有念珠斑。尾有佛指甲,雖死而眼光不枯。他產則否。頭、尾有毒,各去三寸,亦有單用頭尾者。酒浸三日,去盡皮、骨,大蛇一條只得淨肉四兩。烏梢蛇
